之前跟一位西耳鼻喉科的朋友一起吃饭,他跟我抱怨说,最近看耳鸣的人越来越多了,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检查。
我问他:“耳鸣真的能检查出来什么问题吗?神经性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说:“其实现在医学上对耳鸣的原因都不明确,做检查只是为了排除器质性的病变,如果没有器质性的病变,我们就只能按神经性耳鸣去考虑。”
我恍然大悟,说:“那就是只要没检查出来什么问题,就都说是神经性耳鸣呗!”
其实这就是为什么,医院做检查,最后检查报告明明没问题,医生却说是神经性耳鸣,而且吃上半年的营养神经的药物也没啥作用。
很多耳鸣患者不知道这一点,盲目崇拜西医,医生说啥就是啥,吃上大半年的药,医生再跟你说这病没得治,结果你失去了信心,放弃了。
其实在中医的认知里面,耳鸣跟人体的五脏六腑、气血阴阳都有关系。耳鸣并不作为一个单独的病症来看,耳鸣只是一个症状,是一个信号,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身体给你发出的警报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五脏六腑出了问题,气血阴阳不协调了,反映到耳朵上就可能是耳鸣的声音,不同的病因病机,耳鸣的声音也会不一样,总之,耳鸣就是在提示你,身体出问题了。
那么具体来说都有哪些问题呢?比如肝肾亏虚、肝火上扰、心火上扰、痰蒙清窍、风邪犯窍等等,都是可以引发耳鸣的病因病机。
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,简单介绍几个耳鸣治愈的案例。
一、从“心”论治耳鸣。
大家都知道“肾开窍于耳”,觉得耳鸣就是肾虚了,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“心寄窍于耳”。
医书里记载,耳为宗脉之所聚,需心血上奉,如果心虚血耗,就会耳窍失养,引起听力下降;若心中有火,沿经络上亢,犯扰耳窍,则发为耳鸣。
举例:患者邓某,男,37岁,右耳耳鸣一个多月。
这个患者说是平时经常想事多,心里总是莫名烦躁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而且对外来的噪音不耐受,听不得噪音。
刻诊:舌尖红,苔薄,脉细数。
辩证为心火上亢,上扰耳窍,于是开方:
生地、竹叶、白茅根、丹参、柏子仁、益母草、当归、菊花、朱灯芯。
患者服用一周后,耳鸣大大减轻,入睡明显改善。之后继续调理半个月后,耳鸣基本消失,情绪稳定,精神状态佳,睡眠恢复正常。
二、从肝论治耳鸣。
现在很多人压力大,或者经常遇到一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事,长期的情志问题,很容易导致肝郁气滞。耳朵与胆经相连,而肝胆互为表里,肝郁气滞,郁而化火,则郁热沿着胆经上扰耳鸣,就会导致耳鸣。
另外,肝郁气滞,气机不通,则清窍不通,就容易有耳闷耳堵的问题。
举例,患者张某,女,48岁,突发性耳鸣耳聋。
患者自述平时除耳鸣以外,有耳闷耳堵,还有口苦咽干、胸闷、头晕,小便黄,大便偏干。
刻诊:舌红,苔薄黄,脉弦。
辨证为肝胆郁热,气机阻滞。开方:
郁金、苍术、泽泻、白芍、当归、山栀、路路通、柴胡、葛根、升麻、石菖蒲、荷叶。
结果患者服药半个月后,耳朵通畅,耳鸣渐渐消失,情志舒畅,睡眠正常。
三、从脾胃论治耳鸣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脾胃方面的问题,主要原因就是现在大家越来越不注意饮食习惯,常常暴饮暴食、饮食不规律,喜欢吃肥腻厚味、生冷的东西。
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还负责升清降浊、运化输布。脾胃受损,运化输布失司,则痰湿内生,痰湿雍阻,蒙蔽清窍,则耳鸣耳聋。
举例:患者李某,女,28岁,耳鸣一年,伴有耳闷堵感。
患者症状表现有耳鸣、耳闷耳堵、头脑昏沉、身体倦怠发力、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不成形。
刻诊,见其舌体胖大,舌边有严重齿痕,舌苔白腻,脉滑。
辩证为脾胃受损,清阳不升,痰湿蒙窍。开方:
藿香、佩兰、太子参、路路通、柴胡、仙灵脾、葛根、石菖蒲、蝉衣、升麻、薏苡仁。
连续调理了一个半月,耳鸣大大改善,精神状态好转,其余诸症皆消。
好了,今天就说这几种,耳鸣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,不只是有这三种,提醒大家,出现耳鸣,一定要在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辨证后,再选用适合自己的方药进行调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