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炸性耳聋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科普助听器戴着闷堵是为什么 [复制链接]

1#

近年来,随着助听器技术的飞速发展,助听器变得非常小巧,特别是耳内式助听器,越来越铺及,随着人们对助听器的认识和观念不断变化,外观与佩戴者自卑心理这两个问题都已得到了根本性变化。

耳内式助听器虽然美观,但也有较难解决的问题,其中堵耳效应就是一大问题。

当不佩戴助听器,耳道处于开放状态时,外来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至鼓膜的过程中会产生共振,可将声音提高约20dB左右。此外,自己说话时,主要是通过骨传导路径,即自己说话的声音直接振动颅骨(脑袋),越过外耳和中耳,直达内耳;骨传导会将自己说话声音的低频提高,耳道开放状态不易察觉这种改变。

而当外耳道口被助听器堵塞后,会出现骨导听阈降低的现象,共振减弱了,低频提高明显了,会造成佩戴者耳部发闷、发涨,好像被什么东西“堵住”。

其实助听器的闷堵感,往往分为两种,即生理上感觉有东西在耳内的堵和声音上有闷堵感。

生理上的闷堵:

新用户耳朵里不习惯戴上东西,突然耳朵里带一个东西,肯定不适应。耳

朵由于生理结构的关系,有异物堵塞的时候会导致更多的耵聍分泌,潮气也会出不去,无法散发。

这种生理上的闷堵感,通常是刚刚佩戴助听器时比较明显,需要用户自己去适应一段时间。

用户慢慢增加佩戴的时间是可以逐渐适应的,晚上的时候摘掉助听器睡觉也可以让耳朵休息透气。

声音上的闷堵:

佩戴助听器后感到声音发闷,听自己的声音有回声是听力学上经常提到的堵耳效应。这通常发生在低频听力好于40分贝的用户中。

他们有时候形容,尤其是自己说话的声音,听起来有回音,感觉像在防空洞中说话一样。其实我们自己用手堵住耳朵再说话的时候,就有回音,而且外界的声音感觉进不来闷住了,不清晰。

由于我们自己听自己说话,声音不仅仅通过空气传入耳朵,声音也会通过头骨传入内耳。骨传导的声音也是以低频能量为主,而这样的声音能量如果不能通过耳道泄出,就会又回到耳内,让我们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在酒窖或地下室那样,有回响又不清楚。

出现了此类堵耳的问题,

那验配师该如何解决呢?

以下三个为较为常见的解决助听器闷堵问题的方案。

低频增益降低:

这个是最最常见和快捷的方式。

由于骨传导通常是传导低频的声音,降低低频的增益就降低了低频能量,当声音通过骨传导被听到时,就不会产生回音了。如此操作,闷堵的感觉就不存在了。

但是这个方法需要非常小心,如果低频听损刚好在40分贝左右的人,可能会造成不降低增益闷堵,降低了又听不太清晰。

加气孔:

研究表示,助听器佩戴者对自己说话声音的可接受程度与低频增益有关。使用通气孔解决堵耳效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,它的目的是将残余耳道开放。

换细声管:

如果用户使用的是BTE耳背机,换成细声管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
由于声管变细了,声音能量也就降低了,这种低频声音放大的效果就降低了,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堵耳的问题。

如果以上方法依旧未能解决,可以致电海音瑞听力各验配中心寻求专业指导!

(图文整理来自网络)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